🟡 第15篇|填色後還能上膜嗎?
探討 Epoxy/烤漆處理後進行 e-coating 的可行性與順序建議
適用對象:設計師、開發對接人員、加工廠、品質管理
📌 前言
在現代飾品設計及金屬加工領域,填色工藝如 Epoxy 樹脂填色和烤漆上色廣泛應用於增加產品的視覺層次和風格特色。然而,許多設計師和工廠常遇到的疑問是:填色完成後,是否還能進行e-coating(電泳塗裝)以提供保護層?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填色後搭配e-coating的可行性與正確加工順序,並針對不同填色材質提供專業建議,幫助設計師與品質管理人員避免品質風險,保持飾品的色彩與耐久性。
🧩 一、先做填色再做 e-coating 可以嗎?
在飾品設計中,我們常用到如 Epoxy 樹脂填色、烤漆上色 等裝飾技術,來增加視覺層次與風格變化。不過當這些飾品需要再進一步進行 e-coating(電泳塗裝)保護時,卻經常產生:
- 上膜不均、收縮、甚至完全無法附著
- 漆面霧化、氣泡、甚至龜裂變質
- 表面色彩失真,整體品質反而下降
這是因為 e-coating 需要導電基材+均勻的界面張力,而填色處理往往會阻斷導電性與改變表面張力,導致膜液無法正常分佈或固化。
🎨 二、正確加工順序是關鍵
若產品同時有填色與電泳膜層的需求,以下是業界推薦的 加工順序對比表:
處理順序 |
是否建議 |
原因說明 |
填色 → e-coating |
❌ 不建議 |
填色面導電性差,膜液無法附著;高溫烘烤會讓漆面變霧或開裂 |
e-coating → 填色 |
✅ 建議 |
電泳完成後,填色於膜層上進行;可避免遮蔽導電區與溫度問題 |
此順序確保:
- e-coating 上膜階段能完整均勻附著
- 填色不會因後段烘烤而變色或流動
- 色彩層次與保護層各司其職,品質穩定
🌈 三、各種填色類型的對應建議
填色類型 |
是否適合先做 |
是否適合後做 |
額外注意事項 |
Epoxy 樹脂(UV 固化) |
❌ 否 |
✅ 是 |
容易受高溫與電壓影響,應選用熱穩定型或後補充填 |
烤漆上色 |
❌ 否 |
✅ 是 |
烤漆層在 e-coating 烘烤時易變霧、變質 |
染色底漆(透明漆) |
❌ 否 |
✅ 是 |
若要染色,建議先電泳透明膜再進行表面染色 |
雷雕後填色 |
✅ 可行 |
✅ 可行 |
視雕刻深度與精度決定,可局部遮蔽電泳或後補色 |
🛡️ 四、例外處理:局部遮蔽技術
若填色必須先完成,也可透過 遮蔽技術 來讓 e-coating 上膜僅作用於未填色部位,但這樣會:
- 增加遮蔽工序與時間
- 需使用抗膜油或遮蔽膠膜,考驗操作精度
- 成本提高、報廢率上升
因此不建議量產品採用,僅適合特殊造型或高價作品。
⚠️ 五、建議給設計與採購的原則
- 設計階段即排定工序順序,不可交叉修改
- 填色應於電泳完成後處理,確保導電與膜附著品質
- 若為耐熱特殊漆種,須先與加工廠實測膜液相容性與烘烤溫度
- 若需補強色澤與膜層強度,可考慮「e-coating → 填色 → 局部噴膜」的混合方式
💬 Q&A 教學版本
Q1:烤漆上色後還可以施工e-coating嗎?
A1:烤漆層在e-coating烘烤階段容易產生霧化或變質,故不建議先烤漆後上電泳膜。建議電泳後再做烤漆處理,以維持色澤及膜層完整。
Q2:填色(如Epoxy或烤漆)與做電泳塗裝的正確順序是什麼?
A2:行業標準是先完成e-coating電泳塗裝,再進行填色(如Epoxy或烤漆)。這樣可避免高溫烘烤導致填色層霧化或破裂,確保保護膜均勻且填色穩定。
Q3:Epoxy樹脂填色與e-coating搭配時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地方?
A3:Epoxy樹脂易受高溫和電壓影響,不適合填色後電泳施工。最理想是先e-coating後再進行Epoxy填色,或選擇耐高溫且相容性好的樹脂材料。
Q4:如果必須先填色後e-coating,有沒有解決方案?
A4:可以採用局部遮蔽技術來保留導電區,使e-coating只覆蓋未填色部位。但該工藝增加成本與生產難度,僅適用於少量高價或特殊造型商品。
Q5:Epoxy 填色會不會在 e-coating 烘烤過程中變質?
A5:有可能。多數樹脂怕高溫,建議在電泳後進行填色,或使用耐熱型 UV Epoxy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