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篇|做了 E-coating 之後可以再重新電鍍嗎?
脫膜與重工注意事項
【導言】
「客人退貨要改色重鍍,但是這件已經做了 e-coating,還能再電鍍嗎?」
這是工廠與業務現場常見的問題。e-coating 雖然耐磨耐久,但同時也讓後續加工變得複雜。
本篇將說明 e-coating 完成後是否可逆、如何脫膜、重做風險與處理重點。
🧪 鎳是如何引起過敏的?
答案是:技術上可以,但風險高,成本高,不建議當常規操作。
🔒 e-coating 是一層緊密附著的透明絕緣膜,會阻隔電流通過,無法再直接進行電鍍。
👉 若想再電鍍,必須先完全去除原有膜層(即「脫膜」)。
🔧 脫膜處理方式簡介
🧪 化學脫膜法(常用)
- 使用特定配方的酸性/鹼性脫膜液
- 將成品浸泡一段時間,使膜層剝離
✅ 優點:效率高,適合大量處理
⚠️ 風險:
- 若比例不對,會腐蝕底材或鍍層
- 若 e-coating 膜層厚實或烘烤過度,脫膜難度會提升
🔨 機械式處理(少用)
- 以拋光/砂輪方式手工去除膜層
- 多用於局部處理或高單價客製件
⚠️ 缺點:效率低、易破壞工件表面,需重做前處理
⚠️ 重工風險與注意事項
風險項目 |
說明 |
膜層去不乾淨 |
電鍍不均或剝落風險高 |
表面刮痕/損傷 |
影響再加工後的外觀 |
成本上升 |
材料損耗+工時加倍 |
良率不穩 |
易產生瑕疵與報廢率 |
✅ 重工必須有經驗人員評估,不建議將 e-coating 件當作「可重做」品項來管理。
🚫 建議的作業管理原則
- 若要改色,請在電鍍前或電鍍後、e-coating 前提出修改
- 一旦做了 e-coating,就應視為「最終加工階段」
- 電鍍錯誤者請集中判定再進行批量脫膜作業,不可單件隨意拆改
❓Q&A 教學版
Q:已做完 e-coating,客人想換顏色,怎麼辦?
A:需要先脫膜,再重新電鍍。脫膜過程具風險,需評估成本與損耗。
Q:脫膜一定能成功嗎?
A:不一定,視膜層厚度與烘烤狀況,有時會殘留或傷到底材。
Q:脫膜可以用拋光代替嗎?
A:少量高價品可人工拋除,但不適合量產,風險高。
Q:所以做 e-coating 前要注意什麼?
A:請確認電鍍顏色與表面處理已確定,e-coating 視為最後一道加工程序。